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科世界冠军雨果:巴西“黑马”逆袭中国男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2:00:00    

2025年4月20日,在中国澳门举行的2025年国际乒联世界杯男子单打决赛中,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以4比1战胜中国选手林诗栋,夺得冠军(新华社/图)

2025年4月20日,巴西人雨果·卡尔德拉诺(Hugo Calderano)创造了新的历史。他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林诗栋,夺得了国际乒联第43届世界杯男单冠军。

这位29岁的“桌上桑巴舞者”成为第一位来自美洲的乒乓球世界杯冠军,打破了亚欧籍选手对这一赛事冠军的垄断。事实上,在过去20年的16届世界杯(新冠疫情期间曾停办),只有两名非中国籍选手获得冠军。

雨果不仅成功改写世界乒乓球格局,也冲击了中国乒坛。

“多年来,中国队一直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自己有可能击败他们,超越他们,与他们竞争。”这位巴西人三年前向媒体表示,有不少非中国籍选手觉得这不可能实现,所以很难竭尽全力去取得成功。“也许他们想达到巅峰,但他们也乐于接受落后于中国队。”

自从成为职业乒乓球手之后,雨果便坚信自己有一天能够做到这一点,成为第一。从8岁到29岁,他努力训练,梦想在大型赛事上赢得冠军。雨果

创造历史,“比中国球员更好”

4月20日晚,澳门塔石体育馆,雨果第一次站在世界杯决赛赛场,他的对面是20岁的中国选手林诗栋。

21年来的梦想,在耀眼的球场灯光和球迷高举的“小石头”灯牌中,一步步照进现实。巴西《环球体育》写道,“这是桑巴军团20年未遇的破壁良机。”

两年前的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德班支线赛,雨果曾以3比2击败林诗栋。但这一晚,林诗栋开场便进攻凌厉,依靠标志性的反手得分,先声夺人,以11比6赢得首局。

第二局,雨果用自己高超的发球技术改变了场上局势。林诗栋有些不适应他的高抛发球,乱了节奏。11比7,雨果扳回一局。

第三局,颇为跌宕起伏。雨果从领先到被反超,再追平,赢得制胜球,以11比9再拿一局。之后,他乘胜追击,结合巧妙的节奏和落点变化,用更加凶猛的进攻让林诗栋很难招架。11比4,11比5,他连续两局完胜。

“今天雨果太敢搏了!他不给你任何机会,完全是那种拼刺刀的打法。”前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正评论道。最终,雨果以总比分4比1赢得了他的第一次世界杯决赛。

全场都在高喊:“Hugo!Hugo!”这个对很多中国人而言略显陌生的名字响彻全场,也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位老将像一匹“黑马”,横空出世,搅动了世界乒坛,也创造了历史。

实际上,在这一届比赛中,雨果不断挑战强者,刷新纪录,创造历史。

4月18日,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雨果以4比1的绝对优势,淘汰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日本选手张本智和。他由此成为第一位进入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四强的巴西人。

第二天的半决赛,他又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以总比分4比3艰难战胜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国选手王楚钦。这是他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也是美洲人第一次闯入这项赛事的决赛。

在赢得冠军之后,雨果掩面而泣。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贺。雨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他说道:“我知道我的成就有多大。自我打乒乓球以来,中国队很少输掉如此重要的比赛。”

2022年接受奥林匹克官网采访时,雨果自信地表示:“我可以比中国球员更好。”此言一出,很快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他的“狂妄之言”,不值一提。

雨果的自信,源于他对自己的实力从小就有准确的认识。尽管29岁才成为世界冠军,但他其实从小就被视为乒乓球天才,早已是巴西体育的标杆人物。

2025年4月20日,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左)和中国选手林诗栋在赛后握手致意(视觉中国/图)

从天才少年到传奇球员

1996年6月,雨果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体育家庭,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体育老师。他从小便跟着家人参加各种运动,从跳远、篮球、排球到乒乓球,曾经获得市级(12岁以下)跳远比赛冠军,还成为市排球队成员。

身边的孩子都喜欢踢足球,他却痴迷于乒乓球,8岁便经常跟着父亲一起打球。在巴西,这是一项非常小众的运动。

“起初只是为了好玩,直到2005年的一天,父亲带我去一所学校训练。”他开始跟随老师系统地学习乒乓球技巧,每周去附近的球馆训练3次,球技突飞猛进。

不过,这座球馆场地简陋,设备破旧。有时候,他会去更远的拉兰热拉斯俱乐部训练,每次都要排队。“有20个人等着上场。”他经常要等一个小时才能打一场。

雨果的父亲开始带他去参加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14岁时,他入选了巴西国家队,成为梯队选手。他离开家乡,搬到四百多公里外的南圣卡埃塔诺,开始跟随国家队训练。

在巴西国家乒乓球训练中心,雨果的训练量远甚于过去,每天白天训练五六个小时,晚上则要去学校上课,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时间挤得满满的。

他开始更频繁地前往各地参加比赛。他的天赋很快就在这些比赛中显露无遗。

2010年,他获得了拉丁美洲乒乓球比赛青少年组冠军。2011年,他又先后在巴西、秘鲁和阿根廷等地获得青少年组个人和团体赛冠军。2012年,在波多黎各举办的世界青少年挑战赛上,他获得个人铜牌。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世界级比赛。这一年,从美洲到欧洲,他一共获得13块金牌。

2013年,17岁的雨果获得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巴西公开赛金牌,成为这一赛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单站冠军。他也是第一位在同一年赢得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和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单打冠军的球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他为“天才少年”。

18岁时,他去了欧洲,加入德国乒乓球甲级联赛的奥克森豪森俱乐部,成为一名职业乒乓球运动员。这是一家老牌劲旅,拥有欧洲最大的乒乓球专业训练中心,设施非常先进,教练团队实力雄厚。中国球手马文革、孔令辉也曾效力于此。

在奥克森豪森俱乐部教练的记忆中,雨果是一个非常疯狂的人,每天凌晨4点起床跑步,然后泡在健身房练力量,虽然膝盖贴着厚厚的肌效贴,却从不喊疼。即使在后来的新冠疫情期间,他也一天两练,至少训练6个小时。

在更重大的世界级比赛中,雨果开始崭露头角。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上,雨果夺得男单铜牌,这是巴西在乒乓球领域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同年,他又在拉丁美洲锦标赛上连夺男单金牌、男团金牌和男双银牌,风头无两。

在2015年和2016年,他实现了拉丁美洲锦标赛男单和男团三连冠。而在2015至2020年间,他三获泛美运动会男单金牌。2018年12月,在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中,他击败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樊振东,最终夺得铜牌。这一年7月,他第一次进入乒乓球世界前十行列,并在年末上升至第六位。

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他首次代表巴西队参加奥运会,打入16强,最终获得第九名。2024年巴黎奥运会,他成为首位晋级这项赛事乒乓球男单4强的巴西球员,世界排名一度刷新至第三。他逐渐成长为“南美最伟大的乒乓球员”。

2022年,雨果告别效力多年的德国职业联赛,加入东京木下大师乒乓球队,参加日本T联赛。一年之后,他又回到德国联赛,征战至今。

“总是喜欢各种挑战”

4月20日获得世界冠军之后,雨果用中文说道:“谢谢中国,你们让我变得更强。”

自从参加国际比赛之后,雨果便开始学中文。频繁与中国队比赛,让他有很多机会与中国选手沟通。他认为,学习中文可以帮助他与中国选手交流和研究战术。为了方便训练和比赛,他也学习了德语。

除了乒乓球,雨果的天赋也体现在语言上。他懂七国语言,能够流利使用葡萄牙语、英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法语,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汉语和意大利语。在赛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他常常用不同的语言与记者交流,切换自如。

在训练和比赛的间隙,雨果喜欢玩魔方。这是他从10岁开始就形成的爱好。长期旁观父亲复原魔方,让他学会了技巧和如何思考。他平均用时9秒就能复原一个魔方,其中,三阶魔方个人最好成绩是6.3秒,甚至尝试过在水下还原魔方。

玩魔方是他缓解压力的爱好,也是训练方式之一。他认为,这能帮助自己训练快速决策和预判能力。“这与乒乓球很像,你必须预见对手下一个球怎么打。”

他还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魔方,总共超过70个,其中一个雕刻了汉字“中国乒乓”。这是他获得南京青奥会铜牌后特地请人制作的,“它提醒我,真正的强者,永远在挑战不可能。”

事实上,雨果对图形和数字都非常敏感。4岁时,他便自学了读写,当父母提出心算挑战时,他表现得更加兴奋。他只需集中注意力几秒钟,便能算出正确答案。他喜欢统计分析,从各种比赛的分数到每一个国家的首都名。

雨果也是一个文艺青年。闲暇时,除了玩魔方,他还喜欢读书,看加缪的《局外人》,读博尔赫斯的诗。读到喜欢的诗句,还会摘录下来,贴在更衣柜上。

雨果常常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自己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图片,有时也分享视频,比如抱着尤克里里自弹自唱。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有了更多时间,便自学了尤克里里和吉他,偶尔弹奏,自娱自乐。

“我总是喜欢各种挑战,无论是体力上还是脑力上的,因为我觉得这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这大概就是这位多年挑战者成功逆袭的原因。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谢诗剑

责编 陈雅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