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16岁上战场,91岁不下讲台!她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4:25:00黄会林,1934年生,今年91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她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坚守高炮阵地的女兵,她是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她是新时期首个高校学生戏剧团北国剧社的发起者,她还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奠基人。黄会林数十年如一日,持续推进影视教育改革创新,被称为引领中国戏剧影视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标杆性人物。
16岁踏上朝鲜战场
她立功归来获评人民功臣
黄会林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两个称谓,一个是桃李天下的“老师”,另一个则是战地黄花的“老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黄会林随父母从上海来到北京,童年的颠沛流离让“自强自立”成为她毕生所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席卷全国,黄会林所在班级四十来人,无一例外都写了参军申请书,最后共有4人被批准,其中就包括她这个“戴眼镜的小丫头”。
那段初过鸭绿江的记忆她至今难忘,朝鲜的大爷大娘们见到这群青春洋溢的女兵,激动得泪水盈盈。“老大爷不相信,说你们来男兵对我们朝鲜人民就已经是很大的支持,怎么会来女兵呢?”那位大爷当时写下一行中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53年,从朝鲜战场上立功归来的黄会林。
战火纷飞中,生与死只是一瞬。黄会林曾身背挎包、步枪半夜行军70里地,也曾随部队七天七夜保卫清川江大桥,目睹一百多名日夜相处的战友埋骨他乡。战役结束,部队评选出100名人民功臣,黄会林是其中唯一的女兵。
“我们作为幸存者,肩膀上扛着两份责任,一份是自己应该扛的,一份是牺牲战友烈士们的遗志遗愿。”
创立“北国剧社”
登上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舞台
从朝鲜战场归来后,1953年,黄会林继续学业,后被保送到北师大中文系就读并提前毕业留校任教,正式踏上讲台。学校领导问她去哪个系?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哪里需要去哪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黄会林因教学改革转入现代戏剧的教学与研究。为了做到“知行合一”,她做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尝试:让学生们毕业考试可以交剧本。
那一年,她教学的年级一下收上来六七十个剧本,“同学们都自编自导自演自做舞美,准备做一次演出汇报,这就是知行合一。”演出时,学校有五百个座位的敬文讲堂,挤进去八百人,舞台两边的过道窗台都是观众。

△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的演出海报
戏剧学习不能囿于课堂,学生们的全情投入,黄会林看在眼里。1986年,新时期首个高校学生戏剧团——北国剧社悄然诞生,并登上中国第一届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的舞台。
北国剧社的第一场预演,剧作家曹禺就前来观看演出,黄会林回忆“他看了以后召集起大家,我们心里其实很忐忑,不知道会批评我们什么,结果没想到曹禺先生说,我只有一个意见,你们怎么可以演得这么好?同学就欢呼雀跃,真是受到鼓舞了。”

△曹禺先生(左三)来看望北国剧社的同学和老师
就这样,北国剧社一举成名。在北国剧社带动下,全国校园戏剧团体纷纷建立,影响延续至今。

△1986年,北国剧社的同学在演出《第十二夜》。
黄会林介绍,“我们国家领导人去英国访问,给英女王带的纪念品有一本相册,里边就有8张北国剧社剧照。”当时美国、英国、法国、香港的报纸都在报道北国剧社,直到今天,北国剧社仍在活动。
牵头创办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首届电影节资金来源于“方便面”
58岁,旁人也许是坐等退休的年纪,黄会林又做出了名堂。1992年,她临危受命,接过了创办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学影视学科的重任。
在黄会林看来,创办一个学科,离不开三根支柱:教学、科研和实践。为躬身力行推进“知行合一”教学理念,1993年,她开始牵头创办我国第一个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国家级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没有经费、几乎办不下去了怎么办?黄会林说:“有钱就大办,没钱就小办,总之必须要办”。没人能想到,第一次大学生电影节的资金其实来源于“方便面”。

△黄会林在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上致辞
“当时没有经费,有个女孩帮我们联系了台湾独资的食品公司,在大陆它主打的就是方便面,给了我们15万元的赞助。在开幕式前一天,全会场还贴满了大厨师捧着方便面的海报。后来我们跟学校商量,在会场一楼边上给了他们放海报的位置。”
为了省钱,运送拷贝蹬三轮,办公地点打游击,标志条幅靠手工,就连黄会林自己也要跑场地、吃盒饭,师生都只敢吃清炒土豆丝,一点荤菜不敢沾。正是她这股“敢啃硬骨头”的军旅作风,让大学生电影节挺过了经年风雨,如今已延续至32届,成为国内电影节中一个重要品牌。
“中国文化应成为与欧洲、美国文化
并立的‘第三极文化’”
2010年,北师大决定成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2011年起,黄会林组织发起“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邀请外国青年到中国来,用心灵感知、用影像记录中国。
到今年已经有1100多位外国青年来到中国,所拍摄的作品遍布海外。黄会林呼吁,中国文化应当成为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并立的“第三极文化”。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悠悠六十七载光阴,黄会林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站在讲台之上。在她看来,教育事业事关鲜活的生命,事关每一个青年的成长。1964年,有来自湖南山区的孩子赤脚来上学,当时的黄会林作为班主任跟学校申请了布票、棉花票,带着同学给班里的几位贫困生一起做被褥。

△2024年,黄会林在北京师范大学给一年级博士生上课。
从16岁走上战场,到91岁不下讲台,一生行健不息的黄会林,字典里从未有过“疲惫”和“休止”这样的字眼。她常说,希望大家将来老了的时候,能说出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而当被问到对于每位学生的期待,她笑了,“三个字:超过我。”

△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标志之一——“木铎”之下采访黄会林先生。
记者手记:
黄先生爱美,我面前的她卷发梳的一丝不苟,涂着豆沙色唇彩,围着玫红色围巾,活泼又不失庄重。她爱美懂美,也欣赏美,喜欢火热的红色玫瑰、也喜欢清雅的白色百合,恰如她性格中待人的热情和治学严谨的态度。
黄先生爱闯,从战火中走出的她,不畏生死更不畏艰险,一次次从零开始,又一次次实现新的里程碑,为了朝鲜战场上那份对牺牲战友的承诺——生命不只是她自己的,也属于无数牺牲的战友,她坚持了一辈子。直到今天,先生走起来略有蹒跚,但腰杆依然挺得笔直。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相关文章
- 2025-05-04 14:25:00 16岁上战场,91岁不下讲台!她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2025-05-04 10:05:00 击败奥沙利文!赵心童晋级斯诺克世锦赛决赛
- 2025-05-04 02:00:00 新科世界冠军雨果:巴西“黑马”逆袭中国男乒
- 2025-05-03 18:52:00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日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发表谈话
- 2025-05-03 18:47:00 新华时评|青年永进,中国常新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 网红猩猩扔石块砸伤游客,动物园最新回应→
- 旅游胜地冰湖里惊现人腿?男子冒险施救,真相引发众怒!
- 沙特北部哈伊勒地区将举办论坛展示投资机会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04日14时45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北纬41.91度,东经82.35度)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16岁上战场,91岁不下讲台!她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创文明城 做文明人|伪满皇宫博物院:以文明实践赋能历史地标,共筑文明旅游风景线
- 竞彩湃|新科冠军利物浦留力?纽卡斯尔全力冲击欧冠
- 假期后三天局地大暴雨来袭!出行指南来了→
- 时政微视频丨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