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现场观礼阅兵,有两位来自福建的老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17:55:00    

海峡教育报记者 罗菊熙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国60名教师代表应邀现场观礼,其中,福建两位教师有幸在列,一位是全国模范教师、福州一中教师张群林,另一位是全国模范教师、宁德市华侨小学教师庄淑春。9月5日,记者采访了两位老师,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观礼见闻和感受。

现场激动落泪

会将阅兵元素融入思政课堂

庄淑春,宁德市华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

“此次观礼阅兵,对我来说,就像一堂特殊的‘国家级思政课’,我将永远铭记在心。”5日上午,在电话中和记者说起此次经历,淑春老师仍难掩激动之情。

观礼过程中,现场投屏显示习近平总书记跟抗战老兵握手的画面,那一刻,淑春老师脑海中涌现出很多抗战的历史画面。为了保家卫国,多少中华儿女付出了血肉的代价。而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再也不会有被侵略的屈辱时刻!抚今追昔,百感交集,淑春老师深受触动,不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今天上午,淑春老师带领二年级学生,上了本学期的第一节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上,她分享了自己的阅兵观礼经历,并从中提取孩子们可以理解的元素,进行交流与讨论。

孩子们说:“看阅兵,感受最深的是解放军叔叔笔直的队列和整齐的步伐。”她引导道:“那是因为战士们坚持训练,不怕苦不怕累,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队列纪律。我们应该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什么呢?”孩子们瞬间坐直了小身板,全神贯注听课,“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淑春老师说,接下来,她还会继续认真研读阅兵视频,结合相关画面和材料,总结提炼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元素,应用到思政课堂中,努力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未来成长为守护世界和平、建设强大祖国的时代新人。

深感自豪

要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张群林,福州一中生物教师兼科技辅导员。

群林老师告诉记者:“人生第一次去天安门参观是1987年考上大学,第二次是2008年带孩子去北京看奥运会比赛。这是我第三次去天安门,而且是参加如此意义重大的活动,感觉非常不一样,很自豪。”

9月3日,酒店凌晨4时半叫早,5时40分左右武警来到宾馆安检,6时13分从宾馆出发,6时半左右到达天安门,再经过两道严格的安检,7时左右到达教育部所在观礼区域。当天,北京天气晴朗,老师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活动开始。

到北京观礼之前,最让张群林老师印象深刻的有两次阅兵,一次是通过视频材料看的开国大典,“那时,我们的武器是‘万国’牌的”;另一次是在1984年,他正读初三,和许多人一同挤在邻居家看黑白电视,阅兵中经典的“三段式劈枪”动作令他印象深刻,“那一次,我们的武器开始自主化,但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此次现场观看,群林老师感觉更加震撼。“东风浩荡,威震寰宇”,核导弹第二方队“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压轴出场,“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解说词一响起,现场观礼人员跟看直播的广大网友瞬间“神同步”,发出了阵阵赞叹和欢呼。

群林老师激动地说:“这一次阅兵,我们的武器不仅实现了自主化,而且国际领先,充分体现了科技、国防等综合国力的巨大进步!阅兵式上展示的不仅是国防建设的成就,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自立。”

科技强军,人才是关键,而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作为一名资深的科技辅导员,群林老师深感责任重大,他说:“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将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把毕生精力投入教育事业,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曾子欣

审核:林忠锦 张芬

来源:海峡教育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