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市高校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制度“新方”抓常态 双选“舞台”促就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0:01:00    

  这几天,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园里最“热”的莫过于“AI(人工智能)面试模拟仓”,应届毕业生根据“AI面试官”指出的应聘注意事项,反复练习仪态谈吐,求职信心倍增。

  天津音乐学院直接把招聘现场“搬”进艺术剧院,毕业生以“音乐会”的形式依次登台、临场发挥,让用人单位直观了解学生的专业功底与舞台感染力,力促充分就业。

  从“深学细悟”到“笃行实干”,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高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强市建设目标,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一系列高效、贴心服务相继落地,让强作风促发展有了“看得见、感受到”的新气象。

  推动作风转变促进实事落地

  又是一年求职旺季。不少毕业生都会有“面试不知如何更好表现”“一见HR(人力资源)就忘词”等情况。天津中医药大学把保障毕业生稳步就业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水平为抓手,实施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领导带头攻坚、党员干部主动认领,创新建立“网格化”就业工作机制和“四精准四赋能”就业工作帮扶机制。“AI面试模拟仓”就是该校今年探索“AI+就业服务”的新模式,通过人工智能弥补传统就业服务短板,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智能的就业支持服务。

  在日前举行的校园双选会上,“AI面试模拟仓”格外热门。“建议你详细介绍所获奖项,让HR更了解你的优势”“你的眼神不能飘忽不定”……屏幕中的“AI面试官”化身企业HR,有板有眼地指导学生如何在面试时表现自如,并对学生表现在线评分,出具模拟面试评估报告等。毕业生刘欣说:“我们可以按照这些专业性的指导建议反复练习,提升求职竞争力,太实用了!”目前,就业工作帮扶机制已让超过2000名学生受益,2025年解决困难生就业169人。

  “以前盖个章得抱着材料跑好几趟,现在能在办公室扫码,流程很快就走完,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看两篇文献!”该校何俊老师的感慨,道出了学校师生在学习教育中的切身体会。从实验室数据自动传输,到银行来款信息快速查询,再到科研合同用章电子化审批……该校聚焦师生高频办事场景所需,以电子化升级推动流程再造,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用“减法”为基层减负、为发展赋能。

  一系列“中医药特色”的制度“新方”,让该校的作风建设从“集中治”转向“常态管”。“我们还打造了思想、教学、育人、科研、治理、社会服务等6类12项校级党员先锋服务站,以‘先锋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让其成为作风建设的鲜活注脚。”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革生表示,该校将持续从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里找准发力点,以作风之变激扬发展动能,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答卷。

  以强作风笃行实干担当

  “这是一场非同寻常的音乐会,也是一次特殊的‘面试’。”悠扬动听的器乐演奏近日在包头市艺术剧院的音乐厅里响起,12名天津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即兴表演,用流畅的演奏、饱满的状态“代替”传统简历。天津音乐学院党委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朱诚介绍,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坚持以师生需求为导向,聚焦学生就业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发力,打造了“音乐会”式的招聘现场。这场“声台形表”俱全的展示,打破了“隔着简历选人”的壁垒,让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完全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包头市艺术剧院当场就对8名学生完成了专业资格初审。

  这样的精准对接并非个例。该校系统梳理了150余家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后,创新举办了“新艺科”双选会,让专业所长真正对接行业所需——舞蹈编导专业的毕业生找到了剧团的创编岗位,戏剧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对接上艺术剧院的演职岗位……最终,80余名学生在“量身定制”的双选会上成功签约。

  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天津音乐学院在不断提升师生获得感的同时,还着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