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课题式教学赋能县中数学振兴,东莞名师送教粤西课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6:15:00    

近日,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联合广东省于涛名教师工作室等,走进粤西徐闻中学,开展“省名师工作室赋能数学高质量发展示范校创建”活动,活动聚焦“课题式教学改革”“数学建模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诊断”三大核心议题。作为2025年徐闻县数学教师轮岗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共吸引了全县123名高中数学教师参与,有效探索了“高校+名师+县中”协同振兴县中教育的新路径,为县域高中数学教育注入创新动能。

课题式教学改革破解县中课堂提质密码

活动以“课题式改革”为核心引擎,广州大学教授张蜀青将其在重点中学实践多年的“问题驱动、结构建构、螺旋提升”教学理念,经本土化改造后引入徐闻中学。通过系统化的“课题式教学”体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了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打破传统“灌输式”课堂桎梏。近年来,该教学体系经过本土化改造,已逐步推广至粤东、西、北地区的多所县域高中。

“此次帮扶并非简单复制既有经验,而是基于徐闻中学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围绕导数习题课教学优化、数学建模课程开发及学校整体提升三大核心诉求,确保教学改革能够切实落地。”张蜀青强调,“县中教学改革不能照搬模板,必须扎根学情。”

在“导数同构问题”同课异构环节,徐闻中学教师孙明超与名师工作室成员张婷分别授课。张婷以学生认知障碍为切入点,通过结构化拆解解题思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模型识别—方法迁移—思维进阶”的清晰链条,颠覆了高三复习课“题海战术”的固有模式。张蜀青点评指出,当前高三复习课普遍存在过度依赖题海战术的现象,唯有立足学生认知规律,通过经典例题渗透数学思想,才能满足新高考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

数学建模课程打通理论与实践的任督二脉

在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环节,于涛名师工作室成员陈建军带来《生活中的数学建模——以热水降温问题为例》示范课。课堂以“热水温度变化”为真实情境,该课程以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成变量识别、模型构建与数据验证的全过程,教学设计兼具实践性与科学性。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深度对话。

“数学建模能力不仅是高阶思维的集中体现,更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要求。”东莞市第三批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东莞中学教研处副主任于涛在后续专题讲座中指出:“数学建模是连接知识本位与素养本位的桥梁,县域高中应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县中振兴路径,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

在学校发展专题环节,佛山市三水中学校长徐守军作了题为《破局·突围:县域中学特色学科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的专题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县域中学在师资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等领域的发展瓶颈,提出了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的特色发展路径。

专家团队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及教学资料分析等方式,对徐闻中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诊断,最终形成《徐闻中学数学教育发展改进方案》。该方案确立了以课题式教学为核心驱动、建模课程为拓展载体、数据驱动精准教学为技术支撑的三维发展路径。

作为徐闻县数学教师轮岗培训的重要环节,本次活动构建了“观摩-研讨-反思”一体化的研训体系。参训教师普遍反馈在教学设计理念与专业发展路径方面获益良多。徐闻中学张光云校长表示,此次活动为学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徐闻县教师发展中心钟聘主任则高度评价示范课对新高考备考的指导价值。

张蜀青指出,县域学校蕴藏着巨大的教学改革潜力,通过需求导向的精准帮扶,先进教学理念完全能够在县域课堂中生根发芽,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

撰文:李玲 王慧

受访者供图

【作者】 李玲;王慧

教育莞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