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有人被扣款上万元!小心,这个功能你可能在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11:03:00近日,话题“一定要关闭免密支付和自动扣款”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多名网友反映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后遭遇盗刷,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出现多笔不明扣款,损失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免密支付是指用户在进行支付时,无需输入密码或进行其他认证,直接完成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旨在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但这份“无需验证”的便利,却像一把双刃剑,在简化支付流程的同时,也为信息泄密和财产损失埋下隐患。

盗刷事件频发,用户投诉维权难
“不知道骗子是怎么做到的,手机都没有碰的情况下,钱就被盗刷了,我看到后都懵了。”郑州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购物方便,自己在三年前开通了手机里软件商店的免密支付功能,结果得到了教训。“在一个月中,每天都会有几笔98元的扣款,我发现时,支出已经超过了1400元。现在,我正通过多方途径维权。”
上海市民刘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经历,“我的银行卡每月都会自动扣除某视频APP的会员费,但我从未主动开通该会员。”经过复盘,她发现,半年前自己在某视频平台观看免费剧集时,点击了“1元体验 7天会员”的弹窗,页面默认勾选 “到期自动续费(免密支付)”,且未明确提示续费金额和周期。“我没有仔细阅读条款就点了确认,直到被扣了几次才发现。”
类似情况不在少数,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或是投诉平台提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免密支付功能,随后被迫面临开通后乱收费的问题,维权也耗时耗力。

账户被盗刷(受访者供图)
平台频频推荐,开通容易关闭难
记者梳理发现,免密支付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购物、影音、出行等等,而且相关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抖音、滴滴出行等均提供此类服务。开通免密支付的方式也非常简单,通常是“一键开启”。平台会在单笔支付过程中不时弹窗询问,是否同意开通免密的“极速支付”。
但不少平台也会在用户来到支付步骤时默认勾选免密支付选项,如果用户在支付过程中没有仔细看弹窗显示的内容详情,而是在输完密码以后下意识地点击确认或同意选项,很容易在不经意间“被”开通自动付款功能。
比起开通,想要解绑免密支付,却难得多。其主要难点在于流程隐藏深、关闭入口隐蔽,强制使用等等。在实际操作中,关闭微信免密支付需几层菜单六步操作,要想取消某充电宝平台免密支付,还会被询问关闭理由、承诺持续改进,遭到平台反复“挽留”。
那么除了便捷,平台为何频频推荐用户免密支付?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免密支付会加速消费者误判的发生。清华大学消费金融研究院调研显示,免密支付用户客单价提高了18%,但退货率增长了40%,侧面反映出这项功能在方便消费者购物的同时,容易让消费者做出冲动决策,可能因此额外购买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

免密付开通页面
潜在风险大,部分平台表示已采取风控措施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3年移动支付个人用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指出,免密支付在移动支付用户中接受度较广。如果免密支付存在风险,潜在受害者人数将难以估量。
事实上,对于免密支付和自动扣款相关问题,国家已有相关规定。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针对自动续费问题,更是早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公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就提出过相关要求,例如自动续费需显著提示,且不得默认勾选,需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针对免密支付安全问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均表示已采取多项风控措施。支付宝客服表示,“支付宝拥有实时的安全检测和防御系统,仅在支付环境无风险时,才会推荐用户使用免密支付。扫一扫免密支付已加入账户安全险的保障范围,如果出现被盗资损,支付宝将进行全额赔付。如果遇到信息泄露或丟失的情况,务必第一时间在支付宝举报和挂失。”
微信客服称:“微信每天有10次免密支付次数,超过后需输入密码验证。 支持小额免密的商户需经过平台严格审核筛选并签订协议,若资金被盗可通过商户信息追溯,建议第一时间报警,用户还可设置安全锁进一步保障账户安全。”
来源:济南日报
相关文章
- 2025-09-05 11:03:00 有人被扣款上万元!小心,这个功能你可能在用
- 2025-08-28 12:10:00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告诫函经营单位要规范自身价格行为
- 2025-08-27 19:50:00 认为“空中激活”手机是翻新机,买家能诉请退一赔三吗?
- 2025-08-24 11:40:00 重要算力产业链企业都来了,中国算力大会释放这些信息
- 2025-08-22 14:15:00 拆解途虎中报:逆势增长背后,技术复利造就最强护城河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