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40载守护南明河!这位88岁的“江河卫士”终于圆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0:34:00    

7月1日一早,88岁的雷月琴老人就伏在家中的桌上忙个不停。当手持绿色蜡笔在纸上划过最后一抹色彩,并在这张手绘图右下角郑重写下日期“2025.7.1”时,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张被雷月琴称为“母亲河绿色回归图”的手绘图,是她献给党的104岁生日礼物,也是她40余年义务巡护贵阳南明河的第七幅手绘图。

雷月琴正在绘制第七张手绘图

雷月琴展示自己绘制的七张手绘地图

雷月琴是贵阳市最早的一批环保志愿者。1984年,她退休后目睹贵阳市民的母亲河——南明河水质不断恶化,便开始义务巡河,实地查找污染源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建议,一直坚持至今。她因此获得“全国十大江河卫士”“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

1994年夏天,已巡河10年的雷月琴眼见南明河污染加重,便将自己巡河所见画成首张手绘图,详细标注出河岸各个污染点,寄给贵阳市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

这张手绘图寄往贵阳相关部门后,引起高度重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南明河综合治理行动渐次展开。到2000年,贵阳市启动南明河“三年变清”行动,陆续实施了10大类39项整治工程,对南明河污染进行全力治理。

雷月琴的第一张南明河手绘图

雷月琴的第二张南明河手绘图

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南明河治理就像“按下葫芦浮起瓢”。2004年,雷月琴又画了第二张南明河手绘图,将自己新发现的污染源提供给有关部门。

多年巡河经验让雷月琴意识到,南明河的污染“问题在河中、根子在岸上”。2008年8月,她再次拿起笔制作了第三张手绘图,着重将沿岸的贵钢、贵阳电厂、贵州水泥厂等排污企业标出,为南明河系统治理提供参考。

雷月琴的第三张南明河手绘图

雷月琴的第四张南明河手绘图

雷月琴的第五张南明河手绘图

眼看南明河治理逐渐取得成效,2010年和2012年,雷月琴又制作了第四张、第五张手绘图,直观记录南明河的变化及治理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在第五张手绘图中,她用更多细节描述南明河治理还存在的不足:“麻堤河和贯城河,水是黑色还有臭味;小车河,水是墨绿色,有时奶黄色……”这幅手绘图快递寄给贵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雷月琴很快收到回复:标注一目了然,立即查明污染情况。

令她振奋的是,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018年两次向论坛致贺信,2015年、2021年在贵州考察时两次对办好论坛作出重要指示。

随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功举办,南明河治理也进入新阶段。2014年,贵阳市首座深埋地下15.7米的下沉式再生水厂——青山再生水厂建成投用。生产生活污水净化后成为生态景观补水,源源不断反哺南明河。

雷月琴的第六张南明河手绘图

深切感受南明河变化的雷月琴,在2015年完成了第六张手绘图。图中,岸上的工业污染大户消失了,新增了污水处理厂和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等。

此时的南明河治理虽取得巨大成就,但在雷月琴心中,和自己期待的那条美丽河流还有差距。第六张手绘图完成后,她便许下心愿:等南明河变成自己心中期待的样子时,再画第七张手绘图。

2016年,贵州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2017年开始,贵阳市累计在南明河沿岸修建了35座再生水厂,污水处理能力从每天99万吨提高至184.5万吨。经过多年系统治理,南明河水环境长期稳定向好,今年一季度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在Ⅲ类。南明河治理成为“国际首个城市尺度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创新实践”,创下4项全国第一,在全国22个省市推广,2024年入选“全国美丽幸福河湖”。

40余年义务守护“母亲河”,雷月琴获得了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十大江河卫士、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贵州省道德模范等荣誉,荣登“中国好人榜”。2022年7月,85岁的雷月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雷月琴(右)与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南明河边交流

雷月琴的第七张南明河手绘图

今年6月,雷月琴在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了解南明河治理的成就后,激动之余决定在建党104周年当天完成自己的第七张南明河手绘图,为党献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与前六张手绘图不同的是,这次她特意选用绿色蜡笔描绘河道。“南明河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通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和科学治理,终有一天它会成为我心中那条美丽的河流。”雷月琴说,虽然自己年岁已高,但护水巡河工作不会中断。“因为这是一件值得用一生去做的事。”

来源:天眼新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