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二届古诗文吟诵艺术交流研讨会在沪举办,汇聚百余名专家学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6:25:00    

9月6日,第二届古诗文吟诵艺术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开幕。会议汇聚了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台湾成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地吟诵学会代表、中小学教师、文化团体成员及国际学员等,共百余人,其中包括来自俄罗斯、马里、孟加拉、老挝、加纳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尼泊尔等7个国家的10位国际工作坊学员。

本届研讨会以“传承吟诵艺术、弘扬中华文脉”为主题,旨在深化古诗文吟诵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与文化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活动现场

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肖瑞峰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肯定了吟诵研究的学科价值与现实意义。他指出,吟诵艺术融合了文学、音乐、语言等多学科元素,是交叉学科研究的优质对象。中国韵文学会将继续支持吟诵的理论研究、教材建设与师资培训,推动形成系统性的吟诵学术体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学术支撑。

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杭中华强调,吟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诗词文化、激活经典生命力的关键载体。他呼吁各界凝聚力量,推进吟诵艺术的抢救性保护、学术研究与教育推广,系统开展资源整理、师资培养、国际传播与现代化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新书发布现场

活动现场还同时发布了新书《中华古诗文吟诵》。上海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庄际虹指出,古诗文吟诵的传承不仅依靠口传心授,更需借助规范、专业的著述予以推动。《中华古诗文吟诵》正是这样一部融学术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著作。

该书主编姚蓉教授系统介绍了编写理念与核心特色——采用“可听化”设计,通过内置二维码关联专业吟诵音频,将传统诗文与现代音像技术有机结合,读者能边读边听,深入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与记忆,以推动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成果转化。

“这本书注重与当下教育实践相结合,提供了适合青少年学习的吟诵范例和操作方法,为语文教育、国学课堂乃至社会文化推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是一部兼具研究、教学和推广功能的学术性读物。”上海大学出版社社长余洋指出,该书的出版凝聚了多地吟诵专家的集体智慧,标志着上海大学吟诵基地在传承“中华吟诵”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复旦大学教授蒋凡演讲现场

在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教授蒋凡诠释古诗文吟诵,展现传统声律之美。他以《清明》《送元二使安西》等名篇为例,现场演示了不同文体、不同时代的古诗文吟诵方法。

他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富有韵律的节奏,生动展现了汉语的音韵之美,并强调吟诵时应注重情感投入与意境表达,让古老的诗文在声音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共同承办。

文字丨记者 何晶图片丨 主办方提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