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天开空调需警惕!从儿童到老人,“空调病” 易感人群必看防护攻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0:02:00    

入夏以来,全国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空调使用率激增,办公室、商场、家庭等场所空调几乎全天候运转。与此同时,医院门诊中 “空调病” 相关患者数量明显上升,涵盖呼吸道不适、关节酸痛、头晕乏力等多种症状,儿童、老人及需频繁往返室内外的人群成易感群体。

症状多样,成因复杂:从轻微不适到致命感染

“空调病” 并非医学专有名词,而是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统称。河北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地专家指出,其成因主要包括:

微生物污染:空调滤网、散热片易堆积灰尘、尘螨、细菌,久未清洁时,细菌含量可达马桶的 60 倍,军团菌等病原体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诱发肺炎甚至危及生命。成都一案例中,患者因使用未清洗空调感染军团菌,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进入 ICU 治疗。

环境失衡:空调制冷导致室内湿度骤降,黏膜干燥、皮肤缺水,防御力下降;密闭空间氧气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头晕、嗜睡。

温差刺激:室内外温差过大(如户外 35℃以上,室内调至 23℃),或频繁进出冷热环境,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扩张,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关节肌肉酸痛,尤其对老年人和风湿患者影响显著。

多场景防护指南,不同人群各有侧重

针对不同群体,专家给出精准建议:

普通人群:空调温度设定 26℃左右,避免直吹,可加装挡风板;每 2-3 小时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同时多喝水补充水分。

儿童与老人:儿童避免大汗后直接进入空调房,老人重点防护颈肩、膝盖等部位,穿长袖或盖薄毯,定时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特殊职业者:如房产中介、外卖员等需频繁往返室内外的人群,建议随身携带保暖衣物,进入空调房前先擦干汗水,减少温差刺激。

清洁是关键,三步搞定空调卫生

专家强调,空调清洁是预防 “空调病” 的核心。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机构提醒:

首次使用前必做:彻底清洗滤网(流动水刷洗,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散热片(可用专业清洁剂),中央空调建议请专业人员上门。

日常维护:每周清洗滤网,每月检查散热片,长时间不用时套上防尘罩。

使用习惯:初次开空调时先开窗通风,避免密闭环境微生物浓度骤升。

目前,多地疾控部门已发布 “空调健康使用指南”,呼吁公众在享受清凉的同时,重视环境调节与设备清洁,让空调真正成为夏季 “健康守护者”。

如何科学防治“空调病”?

1. 尽量少开空调,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适量流汗,每天至少应开门窗通风15-30分钟。

2. 建议开空调的房间室温恒定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冷热剧烈相搏,易伤身致病。避免直吹,重点防护后颈、膝盖、脚踝等部位,可加挡板或调整为摆风模式。可穿长袖长裤或盖薄毯护住膝盖、肩膀等关节,避免持久冷刺激。

3. 对办公一族来说,不妨常备披肩。电脑前书写、打字等长时间端坐的工作人员,需适当增添穿脱方便的衣服。穿裙女性则应在膝部覆巾予以保护,同时每小时抽5分钟活动关节,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如有出汗及时擦干。

4. 不要一直待在开空调的房间内,可利用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一些户外活动。适当运动锻炼,流点汗,再洗个温水澡,有利于“空调病”的预防。

5. 婴幼儿和老人免疫系统稳定性差,抵抗力弱,直接对着空调吹或频繁出入空调房间,更易患上“空调病”。夏季孩子放假在家,经常吃冷饮,肠道内外都被“冷”控制着,容易导致胃肠运动减弱,又拉又吐到医院就医的孩子不在少数,所以家长一定要适当控制。

来源:大江网综合燕赵晚报、羊城晚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